摘要
本文根据复习课录音和大模型总结了软件安全的期末考点。题目来自教材课后习题,仅提供简单题和阅读报告题,不提供实验题和复杂的阅读报告题。
如无特殊标注,本文的题目答案来源为 PPT 或教材。使用大模型生成的回答会有明确标注。
考试题型:只靠概念题,10 道简答;每章一道,来自书后概念习题(除去 3,9,10,11 章)。
摘要
本文根据复习课录音和大模型总结了软件安全的期末考点。题目来自教材课后习题,仅提供简单题和阅读报告题,不提供实验题和复杂的阅读报告题。
如无特殊标注,本文的题目答案来源为 PPT 或教材。使用大模型生成的回答会有明确标注。
考试题型:只靠概念题,10 道简答;每章一道,来自书后概念习题(除去 3,9,10,11 章)。
摘要
本文总结了软件工程管理的期末考点。考虑到本课程为半开卷考试,本文只用有限的篇幅展示最重要的部分,读者自由复制打印。
点击链接下载:2024Fall-软件工程管理 v5 衬线字体带习题.docx。
课程概念梳理:
\[ \text{敏捷} \left\{\begin{matrix} \text{Scrum 框架} \\ \text{XP 实践}\left\{\begin{matrix} \text{简单设计} \\ \text{(频繁)重构} \\ \text{持续集成} \\ \text{测试驱动开发} \\ \text{结对编程} \\ \end{matrix}\right. \end{matrix}\right. \]
摘要
摘要
看板方法,由 David Anderson 创立,它脱胎于大野耐一所创立的丰田生产方式(TPS),以及埃利亚胡·高德拉特(Eli Gol-dratt)的约束理论(TOC),并结合统计质量控制(SQC)、排队论(QT)、工业工程(IE)、软件成熟度模型(CMMI)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软件开发社区中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并迅速传播开来。
大卫·J.安德森(David J. Anderson)
摘要
摘要
敏捷运动源自 1990 年代一些与软件开发过程打交道的人士的工作,他们发现需要寻找软件开发过程的新途径。其实,这些途径中的大部分思想并不是新的,许多人认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成功软件都是依据这些思想来建造的。但这些思想却被压抑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那些从事软件开发过程的人士中。有一些根本性的原则是所有敏捷方法的共同之处,这些原则与那些传统软件工程方法的前提假设是截然相反的。
多数软件开发仍然是一个显得混乱的活动,即典型的“边写边改”(code and fix)。设计过程充斥着短期的、即时的决定,而无完整的规划。这种模式对小系统开发其实很管用,但是当系统变得越大越复杂时,要想加入新的功能就越来越困难。同时错误故障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于排除。一个典型的标志就是当系统功能完成后有一个很长的测试阶段,有时甚至有遥遥无期之感,从而对项目的完成产生严重的影响。
摘要
摘要
单次瀑布模型与敏捷软件开发:
操作实验:熊猫烧香病毒分析。实验内容如下。
解压病毒样本压缩包,并将文件后缀改为 .ex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