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Bear2002 的博客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0-代序:法律人的热点写作

核心论点:

  1. 热点写作不是沽名钓誉
    1. 正义本身值得追求,结果合乎欲求
    2. 追求自然结果非常道德
  2. 热点写作不是剥削他人
    1. 人在作为目的的同时可以作为手段被正当利用
    2. 结果上不传递正面价值构成剥削
    3. 动机只能由行为人自己判断,不能作为指责依据

对于热点写作,有两种最常见的指责:一是沽名钓誉,博人眼球;二是消费他人,如秃鹫食腐肉令人恶心。

第一种指责很容易驳斥。柏拉图《理想国》:正义不仅本身值得追求,其结果也往往合乎欲求

医生治病和从政为官都是一种独特的技艺,而如果这种行为只是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这就不再是一种技艺。写作亦然。人们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通常的情况是,为了好事去努力,也就有可能得到所附随的前程。但如果“只为前程,无所谓好事”,很可能既无好事,又无前程。

《纳尼亚传奇》的作者刘易斯提醒我们:行为有自然结果和非自然结果,追逐自然结果非常道德,而如果追求的是非自然结果,那就非常的不道德。结婚是爱情的自然结果,因此为了爱情结婚就非常道德;而金钱是爱情的非自然结果,因此因为对方有钱而结婚就不道德。那些只为了爱情本身而爱情的人士大多数可能是在放纵自己的私欲。

第二种指责要严肃地对待。热点写作经常被论断为对他人的剥削。“饥饿的苏丹”照片摄影师卡特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后自杀。康德名言:“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常被用来谴责对他人地利用。康德原话是:“在这个目的秩序中,人就是自在的目的本身,亦即他永远不能被某个人单纯作为手段而不是在此同时自身又是目的,所以在我们的人格中地人性对我们来说本身必定是神圣的……”

可见康德从来没有主张过人不能是他人的手段,他只是说人不能“单纯”作为手段。如果人只是手段,这会走向毫不掩饰地极权主义。如果人只是目的,那也会走向过于放纵的个人主义。

因此,不能因为存在对他人的利用就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而要看这种利用是否已经变成剥削

大致说来,剥削是一种忽视他人尊严的不道德利用。例如电影《象人》中马戏团老板利用头部畸形的“象人”牟利就是一种典型的剥削。

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剥削,可以从后果和动机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从后果的角度,如果一种行为对他人的不幸处境或人性弱点的利用,没有传递任何积极正面的道德价值,那就属于不道德的剥削。这种剥削及时得到了被剥削者的同意,也值得道德谴责,严重的甚至可以犯罪论处。如组织卖淫行为,甚至会造成卖淫者、嫖客、组织者、国家征税“四方共赢”,但没有传递任何正面道德价值,因此属于剥削。

如果在结果层面上可以带来正面的价值,那就要进入动机判断。是不道德的剥削,还是合理的利用,只能留待利用者本身进行自省,而无法作为他人评价利用者行为的依据

良心是唯一不能从众之事,写作不是为权力的垂青,不是为获得群众的掌声,而是向自己的良心负责。作者也心虚会发现自所写的其实没有太大价值,我们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