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Bear2002 的博客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概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畴

萧前指出: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探讨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1

考虑到本文的读者大多数了解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本文不再着重列举批判已经从教材上消失的种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而将重点放在对经典理论的详细解读,以期引导读者重新思考在课堂和教材当中所学得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并避免因为对历史规律认识失真而在实践中出现“摸着石头过河”的窘境。

为了使读者直观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研究范畴,下面列举了几个经典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结论: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劳动 shi
  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5. 人民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势造英雄”
  6. 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马哲大体可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部分(部分学者提出“实践唯物主义”的说法,并未得到学术界广泛承认)。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著作,但其分析问题所用的唯物辩证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和《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每每可见。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著作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其中自然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在自然科学(包括生命科学)领域的具体表现。个人以为,恩格斯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最主要贡献者。

因此,马克思本人所说的唯物主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不管是“市民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说的是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这才是马克思所说的唯物主义。

尽管马哲学界习惯把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为并列的研究对象,但马克思从来都把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用于社会制度设计或社会制度分析的,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边缘科学,而不是纯经济学,尽管它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能。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中,唯物史观的范畴逐渐超过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仅仅是唯物史观的一部分。但学术界并未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达成共识,因此本文中并不区分这两个概念。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贡献。

中学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解放战争期间,为了管理解放区,部队找了一些有志青年参加“南下干部团” ,一边培训一边工作,半工半读。有个老干部回忆,因为时间紧迫,他们的第一课是在野地里上的,他一开始以为第一课要学怎么打土豪、打仗的,或是教大家一些革命口号,什么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等。但没想到的是,讲课的老师却在给他们讲人类的起源。老师从几万年前的原始社会讲起,讲到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第一节课都快讲完了,还没提到建党和革命战争。事实上,老干部的回忆不是个例。

早在 1949 年 7 月,解放社出版《社会发展简史》,当年土改干部给农民上的第一课就是来自这里。他们从美国的猿猴诉讼讲到劳动怎么创造了人,原始人社会怎么发展到氏族公社,怎么出现劳动生产品,一路讲到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更早一点的 1946 年版本,甚至是从问“你们有父亲母亲吗?”开始讲起。

《三体》中的章北海描述“未来史学派”时说“他们研究的问题很基础,讨论从来都是公开进行。”马列主义就是如此。乍一看讲的都是经济、劳动和社会发展这些最简单的东西,不是什么造反、阴谋秘闻。可正如《三体》所说:不要轻视简单,简单意味着坚固。在《共产党宣言》里,共产党正是用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一步步推导到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因此共产主义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不需要靠洗脑维持,它来自我们对人类社会科学理性的分析。只要你掌握了公理和分析方法,你自己也可以推导出来。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委,正是在掌握了这些之后,才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不仅自己坚定不移,还可以给其他人做思想工作。正如章北海所说:“我不需要思想钢印,我是自己信念的主人”。4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意识到了理论的重要性,他早在 1843 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

对马原著和教材的学习原则

在学习马原著和教材时,应当时时谨记以下原则:

  1. 马克思、恩格斯和所有的理论家之所以正确,不是因为他们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们从社会实际和前人的理论(如摩尔根《古代社会》)出发,并且这些理论在我们的实践当中得到了检验6
  2. 马克思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供指导革命,特别是指导 19 世纪末的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不是成为理论家。
  3. 正如马恩在《<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由于……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我们也必须承认,马恩的理论已经难以完全描述后现代的资本主义文明,这主要是由于金融资本在第三产业的运动方式与产业资本在第二产业的运动方式大不相同。列宁对帝国主义和金融资本有一些补充的论述,但仍然远远不够。
  4.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学术无禁区,讨论有纪律。

另外,本文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些概念列举了多种说法,其目的并非为读者开阔眼界之用,而是希望读者走出桎梏、自主思考,明晰并靠近真理。

劳动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劳动创造人本身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高度评价劳动在人类历史当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7。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人本身”。8

“本质”在哲学上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务的根本性质,可以理解为与“特征”同义。也就是说,只有人才会劳动,动物不会。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对劳动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做出了详细而严谨的分析,本文列举其中最重要的几条:

  • 劳动创造了自然的人:劳动促进了手脚分工,促进人的器官进化(演化),如承担主要劳动职责的前肢(手)变得灵活、拇指和四指垂直而能够相互配合。
  • 劳动创造了社会的人:在劳动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语言,形成了劳动分工关系,进而形成了生产关系和政治文化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后续讨论:从人生幸福和心理学角度思考

  • 在劳动创造人类和人类社会之外,劳动对我们个人的重要作用?
  • “劳动创造人类”和“劳动创造我”之间存在怎样的同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内涵:二要素还是三要素

对于生产力的内涵,学界并未达成一致。对于生产力的定义,学界有“结果说”和“能力说”两种观点;对于生产力的要素,则主要有“二要素说”和“三要素说”两种观点。“三要素说”是当前主流观点,但在六七十年代被当作修正主义观点。“二要素说”和“结果说”是马克思的本意。

  •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指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者)生产工具这两项,就构成社会的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主要可以从人的生产经验的丰富长度、劳动技能的高低和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上表现出来。9
  • 教课社 2018 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 2021 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强调,生产力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

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采用了“能力说”,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称之为劳动生产力(labor productivity)劳动生产力生产力(productive forces)不是同义词,但即使是马克思本人在个别语境下也会将前者简称为后者;而生产力社会生产力(social productivity)则是同义词。

而“结果说”的主要来源是“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10这一定义比“能力说”更能够反应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的本意。

现行教材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生产力内涵有一定程度的曲解,这不利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研究成果。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生产力的内涵,后面会提供更详细的讨论。论证过程且按下不表。

生产关系的内涵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这种社会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的生产关系,包括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三个方面:

  1.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 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包括互相交换活动或产品的关系
  3. 产品分配形式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11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不同质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所有制、奴隶主占有制、封建主占有制、资本家占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材给出了作为社会规律的经典结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样简洁凝练的两句话尽管基本体现了马克思的主要研究成果,但绝不能清晰描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全貌,更遑论许多不学无术的政治家还只强调“决定”而不强调“反作用”,以至于把生产关系的变革寄希望于生产力的发展。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孙扬老师在课堂上就提出过质疑:“既然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又怎么把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怪罪到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头上了呢?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自然规律不需要通过人起作用,而社会规律通过人起作用,并且是通过社会的人的合力起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2

马克思在 1859 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论证了生产力如何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此处的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同义语)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序言]

井田制的瓦解是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关系变革的一个实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奴隶的生产效率提高,贵族使用额外的收成利诱奴隶在国有的“井田”之外开垦新的私有土地。许多奴隶“从公室逃往私门”,形成了封建的依附关系。奴隶的逃亡使一些公田变成荒原,井田制无法维持,各国开始承认土地私有。这些变化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关于土地私有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井田制的瓦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例。纪录片《铁证如山》对 70 年代一些地区土地政策的变化有这样的解读:

在 1977 年的纪录片《铁证如山》中,控诉了四人帮的滔天罪行:他们的黑手伸到哪里,哪里就资本主义义就泛滥成灾。仙游县百分之六十多的土地,被分到各户单干。分田单干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公社一千四百亩晚稻有八百多亩颗粒无收,大片大片的田地荒废了,变成了放牧场。片中讲述了一户人家,由于分田单干,粮食减产,孩子被活活饿死!另一户人家,才几岁的孩子就被迫下地劳动。纪录片中还讲了他们在福建大搞城乡自由市场,他们当年还计划在上海建立经济特区。

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等大工业机器的广泛使用造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统治世界则是另一个实例。这部分内容在中学历史已经详细论述过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来源。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是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即社会经济关系,是指某一社会形态的(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观念),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综合。13但在马克思本人的研究成果当中,上层建筑并不包括设施。

苏联马克思主义学者从马克思的研究成果中提炼出一个经典的结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马克思《序言》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经典表述

1859 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学术思想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序言》凝练地阐述了马克思在此前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的研究结论,也是国内现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教材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

当然,马克思本人晚年也对《序言》中的一些结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特别是提出了描述俄国和中国历史的“亚细亚模式”。因此,在考察中国的社会历史时,应当谨慎地采用马克思从西方社会历史中归纳出来的结论。

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 18 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此处的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同义语)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科技革命),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文化革命),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

列宁和苏共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补充

毛泽东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

新时代青年应当坚持的历史哲学观:

  • 要唯物史观,不要唯心史观;要人民史观,不要英雄史观
  • 要辩证法,不要形而上学;要实事求是,不要迷信本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 萧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师大出版社第三版↩︎

  2. https://eaglebear2002.github.io/%E9%A9%AC%E5%88%97%E4%B8%BB%E4%B9%89/1845%20%E5%B9%B4%E3%80%8A%E5%85%B3%E4%BA%8E%E8%B4%B9%E5%B0%94%E5%B7%B4%E5%93%88%E7%9A%84%E6%8F%90%E7%BA%B2%E3%80%8B/↩︎

  3. https://eaglebear2002.github.io/%E9%A9%AC%E5%88%97%E4%B8%BB%E4%B9%89/%E5%9C%A8%E9%A9%AC%E5%85%8B%E6%80%9D%E5%A2%93%E5%89%8D%E7%9A%84%E8%AE%B2%E8%AF%9D/↩︎

  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S4y1J7a7/?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bd427f91dee5122f5f148ab719220125↩︎

  5. 马克思.1843 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6.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7. 马克思《1844 年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

  8.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9.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 09 月第 3 版,第 409 页↩︎

  11.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12.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3. 萧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师大出版社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