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Bear2002 的博客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Architectural Pattern

  1. 架构模式是一组架构设计决策,适用于重复出现的设计问题,并进行了参数化处理以解决出现该问题的不同软件开发环境。An architectural pattern is a se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decisions that are applicable to a recurring design problem, and parameterized to account for differ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contexts in which that problem appears.
  2. 体系结构模式与 DSSA 相似,但适用于较低级别,范围更窄。Architectural patterns are similar to I SSAs but applied at a lower level" and within a much narrower scope.
  3. 课本 227 页

Domain-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

  1. 领域特定的软件体系结构(DSSA)是软件组件的组合 Domain-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s (DSSA) is an assemblage of sottware components
    1. 专用于特定类型的任务(域) specialized for a particular type of task (domain) generalized for effective use across that domain, and
    2. 普遍适用于该领域的有效使用 composed in a standardized structure (topology)
    3. 有效构建成功应用程序的标准化结构(拓扑)组成 effective for building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2. DSSA 是最大限度地重用知识和进行先期开发并因此开发新的体系结构设计的卓越手段。DSSAs are the pre-eminent means for maximal reuse of knowledge and prior development and hence for developing a new architectural design.
阅读全文 »

Course Logistics

Why Study Software Design & Architecture?

  1. 软件(IT)系统无处不在 Software(IT) systems are everywhere
  2. 每个软件密集型(组成的)系统都有一个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 Every software intensive system has a software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3. 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是实践,教育和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Software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ar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rea of practi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4. 专业:软件架构师 As a profession: Software Architect
  5. 作为研究领域 As a research area
    1. 最初于 1960 年左右开始 Originally started around 1960
    2. 自 1990 年以来备受关注 Attracting major attention since 1990
  6. 本课程是关于 This course is about
    1. 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模式 Concepts, principles, methods, and patterns of software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2. 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的最新实践 State-of-the-art practices of software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Learning Objectives

  1. 理解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的概念和原理 Understand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software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2. 通过考虑需求或通过反向体系结构来创建软件体系结构 Create software architecture by taking requirements or through reverse architecting
  3. 在创建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的时候应用设计模式、风格、中间件技术和框架 Apply tactics, patterns, styles, middleware technologies and frameworks in creating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4. 系统地分析软件设计和评估软件体系结构 Analyze software design and evaluate software architecture systematically
  5. 理解艺术式的设计是如何应用到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中的 Understand state-of the-art methods applied in software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6. 理解软件设计与软件体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软件工程的领域话题 Underst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ft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other software engineering topic areas
阅读全文 »

Software Architecture

软件架构是结构和系统结构,包含了软件元素、这些组件的外部可视化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Software Architecture is the structure or structures of the system, which comprise software elements, the externally visible properties of these compon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In practice 书中的定义)

单独的盒式模型不是架构,但是是一个开始的点 Box-and-line drawings alone are not architecture, but a starting point.

架构包含了组件的行为 Architecture includes behaviour of components.

Role of Architecture

阅读全文 »

本文对校史博物馆提供的解说词进行了如下修改:

  1. 对部分专有名词进行注解;
  2. 对部分史实漏错加以订正;
  3. 对个别不通顺不正式的表达和错别字进行订正;
  4. 对部分未提及的重要事实和讲解重点加以补充。

序厅

这是 2002 年南大百年校庆时确立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它激励全体南大人:为人、为学要以诚为本、朴实无华,要志存高远、大雄无畏,要勤奋求学、不断开拓创新。

这是校友江泽民在中南海接待八位南京中央大学校友的苏绣“高山流水校友情”。苏州姚建萍刺绣研究所请了 38 个绣娘、用了五公斤丝线,用时四个多月完成这份作品,其价值超 380 万元,由南京大学苏州校友会捐赠。

正厅两边的走廊名为“时光长廊”,展示了南大及其前身各个时期的主要建筑及师生合影。

阅读全文 »

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在好几十万年以前,在地质学家叫作第三纪的地球发展阶段的某个还不能确切肯定的时期,据推测是在这个阶段的末期,在热带的某个地方——大概是现在已经沉入印度洋底的一片大陆,生活着一种特别高度发展的类人猿。达尔文曾经向我们大致地描述了我们的这些祖先:它们满身是毛,有须和尖耸的耳朵,成群地生活在树上。

这些猿类,大概首先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手在攀援时从事和脚不同的活动,因而在平地上行走时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现在还活着的一切类人猿,都能直立起来并且单凭两脚向前移动。但是它们只是在迫切需要的时候才这样做,并且非常不灵便。它们自然的走法是半直立的姿势,而且需要用手来帮助。大多数的类人猿是以捏成拳头的手的指节骨支撑在地上,两脚蜷起,使身体穿过长臂之间前进,就象跛子撑着两根拐杖行走一样。一般讲来,我们现在还可以在猿类中间观察到从四肢行走到两脚行走的一切过度阶段。但是一切猿类都只是在不得已的时候才用两脚行走。

如果说我们遍体长毛的祖先的直立行走,一定是首先成为惯例,而后来才渐渐成为必然,那末必须有这样的前提:手在这个时期已经愈来愈多地从事于其他活动了。在猿类中,手和脚的运用已经有了某种分工。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在攀援时手和脚是有不同用途的。手主要是用来摘取和拿住食物,就象比较低级的哺乳动物用前掌所作的那样。有些猿类用手在树林中筑巢,或者象黑猩猩一样在树枝间搭棚以避风雨。它们用手拿着木棒抵御敌人,或者以果实和石块向敌人投掷。它们在被捉住以后用手做出许多简单的模仿人的动作。但是,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在甚至和人最相似的猿类的不发达的手和经过几十万年的劳动而高度完善化的人手之间,有多么巨大的差别。骨节和筋肉的数目和一般排列,在两种手中是相同的,然而即使最低级的野蛮人的手,也能做几百种为任何猿手所模仿不了的动作。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

阅读全文 »

选择题整理

以下内容整理自:服务计算与服务生态系统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icourse163.org)

单选 3 分 * 10 个,散步在各个 PPT,没有多选,重在理解,各凭本领

服务、服务系统与面向服务的泛型

题目 判断
IT 服务和非 IT 服务都满足服务的基本要求,但他们也有区别。他们的区别包括:KPIs(关键绩效指标)不同、服务雇员不同【应为需求管理不同】、变化的步调不同。 ×
铁三角发布 MSR7 限量版耳机。在普通 MSR7 耳机的基础上,限量版耳机听取了消费者的建议和需求,对模具和发声单元进行了大幅改进。4 月 1 日上市贩售,限量 10000 只,每只耳机均附带唯一编号的收藏证明。这个模式偏服务模式【为制造模式】 ×
服务模式(Service Mode)和制造模式(Manufacturing Mode)的最大差异在于:服务模式的产物是服务(Service),而制造模式的产物是货物(Goods)。服务是无形的、挥发的,并可能以消费者参与的方式定制化生产;而货物是有型的、可存储的,消费者不直接参与货物的生产过程。
服务也可以以实物作为载体。如采用定制化的方式设计、裁剪和制作衣服。虽然衣服是有型的,但是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以服务为主的过程。
可口可乐公司中的企业资源管理(ERP)偏服务模式。ERP 系统是一个服务系统。
很多行业兼具制造模式和服务模式的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要求,单纯的制造模式变得越来越少、服务模式的特点变得越来越显著。
用来支持服务模式的 IT 系统被称为服务系统(Services System)。由于服务模式变的越来越普及,所有的软件系统【不是所有的软件系统都是服务系统,也不是所有的服务系统都需要使用面向服务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设计】均可以使用服务系统的概念进行抽象,进一步的,可以使用面向服务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设计。 ×
只要满足自治、开放、自描述、与实现无关的特点,无论是本地构件还是网络构件【服务必须是网络构件】,都能够被认为是服务。 ×
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过程中间,如果我们将系统模块化,并采用统一的方式定义模块和模块之间的接口。如果这些接口是标准的,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抽象为构件【构件不是接口,是模块化的、可部署、可替换的软件系统组成部分】。与对象相比,构件的粒度较大,利于复用。 ×
引入面向服务的泛型后,一方面,复用的范围从单个服务系统扩大到了多个服务系统;另一方面,软件的开发任务被分为服务的生产和应用的开发。这使得各个服务系统的开发工作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的 IT 资源和人力资源。
阅读全文 »

离线数据

通过时间维度展示贷款账户汇总信息的变化趋势,以便了解不同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和变化情况,以指导贷款业务的后续发展。

  1. 总余额:反映当前贷款账户总体规模的大小
  2. 不良余额:反映不良贷款的总体规模,可以作为资产质量的一个指标
  3. 欠息总额:反映当前贷款账户欠息的总体规模
  4. 正常余额:反映当前贷款账户正常的总体规模
  5. 逾期总额:反映当前贷款账户逾期的总体规模

流式数据

阅读全文 »

A huge number of informal messages are posted every day in social network sites, blogs and discussion forums. Emotions seem to be frequently important in these texts for expressing friendship, showing social support or as part of online arguments. Algorithms to identify sentiment and sentiment strength are needed to help understand the role of emotion in this informal communication and also to identify inappropriate or anomalous affective utterances, pot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threatening behaviour to the self or others. Nevertheless, existing sentiment detection algorithms tend to be commercially-oriented, designed to identify opinions about products rather than user behaviours. This article partly fills this gap with a new algorithm, SentiStrength, to extract sentiment strength from informal English text, using new methods to exploit the de-facto grammars and spelling styles of cyberspace. Applied to MySpace comments and with a lookup table of term sentiment strengths optimised by machine learning, SentiStrength is able to predict positive emotion with 60.6% accuracy and negative emotion with 72.8% accuracy, both based upon strength scales of 1-5. The former, but not the latter, is better than baseline and a wide range of general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每天在社交网站、博客和论坛上都会发布大量非正式消息。 在这些文本中,情感似乎对于表达友谊、显示社会支持或作为在线争论的一部分很重要。 需要识别情绪和情绪强度的算法来帮助理解情绪在这种非正式交流中的作用,并识别不恰当或异常的情感表达,这些表达可能与对自己或他人的威胁行为有关。 尽管如此,现有的情绪检测算法往往是面向商业的,旨在识别对产品的看法而不是用户行为。 本文使用新算法 SentiStrength 部分填补了这一空白,该算法使用新方法从非正式英语文本中提取情感强度,利用网络空间的实际语法和拼写风格。 应用于 MySpace 评论和通过机器学习优化的术语情绪强度查找表,SentiStrength 能够以 60.6% 的准确度预测积极情绪,以 72.8% 的准确度预测消极情绪,两者均基于 1-5 的强度等级。 前者,而不是后者,优于基线和广泛的通用机器学习方法。

Introduction

Most opinion mining algorithms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polarity of sentiment in text: positive, negative or neutral. Whilst for many applications this is sufficient, texts often contain a mix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ntiment and for some applic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both simultaneously and also to detect the strength of sentiment expressed. For instance, programs to monitor sentiment in online communication, perhaps designed to identify and intervene when inappropriate emotions are used or to identify at-risk users (e.g., Huang, Goh, & Liew, 2007), would need to be sensitive to the strength of sentiment expressed and whether participants were appropriately balanc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ntiment. In addition, basic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emotion in online communication (e.g., Derks, Fischer, & Bos, 2008; e.g., Hancock, Gee, Ciaccio, & Lin, 2008; Nardi, 2005) would also benefit from fine-grained sentiment detection, as would the growing body of psychology and othe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to the role of sentiment in various types of discussion or general discourse (Balahur, Kozareva, & Montoyo, 2009; Pennebaker, Mehl, & Niederhoffer, 2003; Short & Palmer, 2008).

大多数意见挖掘算法都试图识别文本中情绪的极性:正面、负面或中性。 虽然对于许多应用程序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但文本通常包含正面和负面情绪的混合,对于某些应用程序,有必要同时检测两者并检测表达的情绪强度。 例如,监控在线交流情绪的程序可能旨在识别和干预何时使用不当情绪或识别处于风险中的用户(例如,Huang、Goh 和 Liew,2007 年),需要对强度敏感 表达的情绪以及参与者是否适当地平衡了正面和负面情绪。 此外,了解情绪在在线交流中的作用的基础研究(例如,Derks、Fischer 和 Bos,2008 年;例如,Hancock、Gee、Ciaccio 和 Lin,2008 年;Nardi,2005 年)也将受益于细粒度的 情绪检测,以及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研究情绪在各种类型的讨论或一般话语中的作用(Balahur、Kozareva 和 Montoyo,2009 年;Pennebaker、Mehl 和 Niederhoffer,2003 年;Short 和 Palmer , 2008).

阅读全文 »

观察者模式

模式动机

  • 目前有一个 WeatherData 对象,可以从气象站获取天气状况(温度、适度、气压等)
  • 希望能建立一个应用,有三种布告板,分别显示目前的天气状况、气象统计及天气预报
  • 三种布告板必须实时更新
  • 需要公布一组 API ,供开发者写出自己的气象公告板

我们的工作就是建立一个应用, 利用 WeatherData 对象取得数据,并更新三个布告板:目前状况、气象统计和天气预报。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