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Bear2002 的博客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问答题例题

影响 http 事务的 TCP 相关延迟

以下内容来自 chatGPT:

  1. 建立连接延迟: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 TCP 连接需要时间,包括发送和接收握手消息。因此,建立连接的延迟可能会影响 HTTP 事务的性能。
  2. 往返时间(RTT)延迟:RTT 是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并接收响应的时间。较高的 RTT 延迟可能会导致 HTTP务的响应时间增加。
  3. 拥塞窗口延迟:TCP 使用拥塞控制算法来防止网络拥塞。当网络拥塞时,TCP 将减小拥塞窗口大小以降低数据包的发送速率。这种拥塞窗口大小的调整可能会导致 HTTP 事务的响应时间变化。
  4. 重传延迟:如果 TCP 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损坏,TCP 将重传数据包。重传可能会导致 HTTP 事务的响应时间延迟,因为它需要额外的时间来等待数据包的重传和重新处理。
  5. 关闭连接延迟:当 HTTP 事务完成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需要关闭 TCP 连接。关闭连接需要时间,包括发送和接收关闭消息。因此,关闭连接的延迟可能会影响 HTTP 事务的性能。

<meta> 标签的理解

阅读全文 »

高等教育出版社《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第二版)》勘误:

  1. P108,“(4)目标的分类”下“保持(maintain):$P \Rightarrow \Diamond Q$”应为“保持(maintain):$P \Rightarrow \square Q$”;
  2. P108,“(4)目标的分类”下“避免(avoid):$P \Rightarrow \Diamond \lnot Q$”应为“避免(avoid):$P \Rightarrow \square \lnot Q$”;
  3. P379,图 14-44 状态图建立示例,图中左下角“列表显示do/显示产商品信息”应为“列表显示do/显示商品信息”

事实上,封面英文书名和扉页的拼音书名完全不一样。

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使用技术手段进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

背景

有些腾讯会议录制下载按钮提示“创建者已关闭导出权限”。我们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下载视频,需要一些技术手段。

方案

阅读全文 »

  1. 图 10-7 a)第三个包名 businesslogic 拼写错误
  2. 图 10-21 代码中出现中文括号,并且缩进混乱
  3. 15.2.3,P254,“重新编译个链接 A 之后 B 也要被重新编译和链接”,事实上 java 代码不需要链接
  4. 图 18-4,代码缩进有问题
  5. 12.3.3,表 12-2,聚合的多重性存疑;图 6-19 中手和手指的例子(1 只手有 0..5 个手指)不符合该表所示的多重性
  6. 14.2.1,P229,Cascading Message 的描述中“a.methodA.methodB()”,应改为“a.methodA().methodB()

成绩组成

  • pmx-详细设计:50 分
  • zh-架构设计:50 分

软件设计 Software Design

  1. “需求”定义了 Requirements defines
    1. 系统需要满足的目标。The goals the system needs to satisfy.
    2. 用户需求指出了目标,比如在线会议的应用目标是希望能够看到开会人员、听到声音和共享屏幕等等。
  2. “规约”定义了 Specification defines
    1. 系统的外部可观察行为。The externally-observable behaviour of the system.
  3. “架构”定义了 Architecture defines
    1. 系统一级的主要组成部分 The major system-level components
    2. 各部分的互动方式 Their methods of interaction
    3. 使用的技术 Technology used
    4. 比如在线会议软件,需要前端部分、操作系统调用功能部分、网络部分以及部分之间如何联系,使用什么技术
  4. “设计”定义了 Design defines
    1. 如何完成任务 how the job will get done
    2. 需要写的代码 The code that needs to be written.
    3. 我们将专门关注 OO 设计 We will focus exclusively on OO design.

面向对象设计 Object Oriented Design

阅读全文 »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一九三七年七月)

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笔者按照自己的理解给文章分了三个部分,仅供索引参考。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它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阅读全文 »